彭博社10日以安倍最偉大的經濟政策遺產看起來憂心忡忡為題報道稱,安倍晉三在日本經濟上留下最大的印記,他隻采取一項行動:任命一位央行行長,致力部署大規模和長期的刺激措施。
事發時,安倍身旁不僅有政治人士,還有聆聽其演講的數十名普通市民,而負責警備工作的多達22人,包括7名特警,安保卻形同虛設。當地時間7月9日下午,載有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遺體的靈車抵達其位於東京的住宅。
連日來,他奔走日本各地,站在人群中拿著麥克風發言,目的隻有一個——為10日將舉行投計票的參院選舉自民黨候選人拉票。可以說無論周邊國家還是西方世界,安倍離去引發了普遍的哀悼之情,這成為他為日本留下的難得的外交遺產,有利於岸田政府開展吊唁外交。至於誰會是安倍繼任者,呂耀東分析,和安倍有同樣政治理想的人有很多。
總之,首相級別的人物被刺殺,的確會對日本產生很大影響。但與之相對的負麵效應是,東亞及周邊國家開始警惕日本企圖成為政治和軍事大國的動向,多國質疑日本在企圖成為正常國家的過程中,會不會再給周邊國家造成像當年侵略戰爭時期那樣的損害。
未來日本的民意會否再變化,跨過支持修憲的50%紅線?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他通過出台新安保法加快美軍和日本自衛隊的一體化運用,構築起了與特朗普的蜜月關係,他遇刺後,特朗普為代表的美國保守派感到惋惜。為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不管是業主還是租戶,小區有沒有權利阻撓回家?實際上是有很多模糊地帶的。
針對新冠患者康複後受到雇傭歧視的現象,7月5日,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聯合上海合勤律師事務所吳剛等四人發表《關於減少勞動力市場上新冠康複者歧視的建議》,詳細整理了相關法條,強調對康複後的新冠患者的雇傭歧視違法,呼籲企業、相關部門和社會關注此問題,並為企業、工信部、司法部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媒體提出了具體的建議。如果下一輪疫情再來,還會有人願意做誌願者嗎?誰來保護我們呢?2022年4月16日,吉林省吉林市,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愈出院。
其實我不認為在生活和就業領域有必要在個人手機信息裏查找過去感染新冠的記錄,或者核酸檢測的曆史記錄。整個社會在麵對包括新冠在內的傳染病時,還是缺乏科學精神。
(作者:棗陽學生外圍)